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管理部门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
1、实验教学中心发展历程、整体概况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依托地理学一级学科、历史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地理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而组建的“室内实验与野外实践一体化”实验教学示范平台。中心立足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面向西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创新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了以傅伯杰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地理学人才,现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创新型地理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1-1中心发展历程
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历了初创奠基、巩固发展、突破提升和创新升级四个发展期。
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历程
(1)初创奠基,创建了中心的雏形(1944—1978年)
中心的起步,是始建于1944年的西安师范学院地理实验室,先后有中国地理学先驱、中国地理学会创始人之一的黄国璋教授,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医学地理学家聂树人教授,综合自然地理学家刘胤汉教授等多位著名地理学家任教。为满足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和高水平人才培养需求,实验课程开设逐步增加,实验室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先后创建了植物地理、土壤地理、气象气候、历史地理、测量制图等基础实验室,形成了中心的雏形。
(2)巩固发展,完善了实验中心的框架(1979—1998年)
针对地理学科地表圈层多要素综合分析特色,强化地理学实验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实验技能,逐步建成和完善了地质实验室、地貌实验室、植物地理实验室、土壤地理实验室、测量与制图实验室、气象观测园及教学室、遥感实验室、水文实验室、计量地理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其中地质实验室1994年获得“全国优秀实验室”称号,完善了实验中心的基本框架。
(3)突破提升,优化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1999—2008年)
为适应专业发展,对已有的10个分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提升,并相继创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实验室、遥感分析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水环境分析实验室、土壤环境分析实验室等,应对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了实验教学手段与水平。2003年,学院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旅游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创建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世界地理、人文地理等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和省部级精品课程。至2008年,优化了以地理科学为主导、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及旅游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地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突破发展与全面提升。
(4)创新升级,强化了中心的辐射示范功能(2009—至今)
近年来,中心践行多层次团队配置理念,按照“高端人才引领、课程教师指导、实验教师主导”的建设思路,打造形成了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省级教学名师、专业课程主讲教师、专职实验人员组成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在国家“985”教师教育实验建设平台、“211学科”实验设备购置费、教育部实验室建设修购计划、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费等多项经费的大力支持下,中心软硬件实验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建成了“设备优良、功能齐全、水平先进、融合开放”的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成教育部“国家理科野外实践教育共享平台”、陕西省“秦岭野外实习基地”和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三条经典野外实习线路,先后接纳了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10多所院校、30余批次、千余名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辐射示范实验平台。2014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支撑平台
1-2中心概况
教学理念超前,实验体系完善。中心围绕“巩固学生基础地学知识与理论,强化学生现代分析、观测技能与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地理学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区域为视野的先进教学理念;形成了“三层次、六模块、四结合”的开放共享型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团队优秀,综合实力雄厚。中心现有双聘院士2人,杰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三秦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高级实验教学教师共52人,形成了由院士、杰青领衔,专家教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队伍。
设备设施先进,平台功能齐全。有实验用房5500m2,仪器设备总值6300多万元,具备开展风沙动力学过程模拟、大区域数字地形分析并行计算等综合性创新型教学实验的条件,涵盖了多学科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国家理科野外实践教育共享平台”、秦岭和黄土高原等一批优良野外实习实践平台。建成了实验教学管理、大型仪器预约信息化智能化平台。
发展定位明确,西部特色凸显。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宏观战略和黄土高原秦巴山地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突出地理学区域性和综合性学科性质,既强调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又侧重学生的共性化个性化协同发展。中心形成了立足黄土高原,多视野西部发展应对;立足地理科学,多学科实验教学融合;立足校内平台,多元化实验教学拓展;立足学生发展,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特色。
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室内仪器设备
教学成果丰硕,优秀人才辈出。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奖4项、省部级教学奖7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在校本科生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7项;毕业生中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管理体制健全,运行制度完善。创建了校院两级共管、中心主任负责、首席实验师协管的健全管理机制,制定了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保管、领用、回收处理等安全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示范引领西部,服务覆盖全国。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课程,门均年点击量12万次以上;与美国探索传播公司合作拍摄的《陕西:打开中国大门的钥匙》、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的《山水长安》等5部大型中外文专题科教电视节目,在美国Discovery东南亚频道、CCTV10以及陕西卫视等30多个电视频道播出;建成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三条经典野外实习线路,服务了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10多所院校地理专业实习。
地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分优秀课程资源